中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回一次。我出生于戊辰龙年冬月,到如今已经经历过3个轮回了。
我的第一个十二年少不更事,第二个十二年又主要都是在读书求学,所以真正独立,能开始拥有自己的人生,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应该从第三个轮回开始。时间回到2012年, 那时的我大学本科已经毕业了,正在念研究生,可能已经开了酒吧了。
这样回忆起来颇有趣味,所以我借此文,梳理回顾一下近十二年的发展和反思。
2012年,我与小鱼(当时的女友,如今的妻子)在麓山南路下创立了一间酒吧。毫无经验的我们懵懵懂懂,反而打造了长沙河西必去的十家小店。
2014年,硕士毕业,转让了酒吧,入职杭州。成婚,次年女儿出生。
2016年,举家迁至新西兰基督城,开始博士求学生涯。
2019年2月,离开基督城来到惠灵顿,进入新西兰创新科学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
2022年1月,离开科研院,加入环境部,转型政府投资。
2024年9月,从体制内离职,自主创业。
以上寥寥数笔,就刻画了我近十二年的职业轮廓和发展主线。
可能是长得比较着急的缘故,从小我就被认为少年老成。所以我也自认为自己踏实稳重,不喜变化,追求稳定的成长,但实际情况似乎并非如此。我的职业曲线并非线性变化,反而每隔几年均有不同,不仅仅是变换雇主,而是在不同领域、不同环境和不同身份之间适应和转换。
从酒吧老板,到工程师,从科研人员,到投资经理,再到如今创新创业,每一步的转换时,都伴随着身边人的不解。例如我决定从科研院辞职加入投资基金时,我的一个同事问我“你有财务背景吗?你知道你将会面对什么吗?”,因为他是比利时人,英语都是我们的第二语言,所以我无法从言语中直接判断这是疑问还是反问,但表情中毫无疑问地透露着质疑。
工作带给我最大的快乐,不是驾轻就熟的掌控感,而是有机会做点不同的事。我喜欢迎接工作中的挑战,所以当我发现工作中的任务缺乏使命感,或更多变成事务性的轻车熟路,亦或是与我的热情不相匹配时,我会不可避免地追求环境的变化和挑战。
除了大学期间时关于创业的奇思妙想和天方夜谭,我真正严肃开始考虑创业其实也是仅两年的事。尤其是从事投资工作时,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企业、组织和个人,激发了我自己下场创业的热情。在大型企业和中央政府工作,愈发觉得个人的能力与平台的需求之间并非完美契合,就像把一块方形的积木放进圆形的洞里。
毫无疑问,对外,组织给我了一个无法比拟的平台,但对内,我在组织内要想有所发展,则必须按照组织人事需求发展去成为组织所需要的人,但那个模子与我个人的长处和劣势并不吻合。我想在一个成熟组织内打造一个适宜我的角色,尤其在中央政府,比登天还难。
所以我决定自己为自己打造一个平台,这样我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而通过与他人合作来弥补自己的短板,只有这样,我才能把自己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我最近一份工作是在中央部委的投资部门,有很多同事都在这里干到了退休,但我从未把此当作事业的终点站。在投资部工作,虽然我有机会接触到很多的项目,并提出意见,但我也只能提出意见。我并不拥有任何项目,也不能把我的意见落到实处,虽然我有机会对公司进行广泛的涉猎,但这非常肤浅。
乔布斯亦有类似的看法:(在咨询公司工作)“你的理解就像一张……香蕉的照片。你可能得到一张非常逼真的照片,但它只是二维的,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你永远无法获得三维的理解。 所以,你可能墙上挂了很多照片,可以向你的朋友炫耀,你可以说“我了解香蕉,我知道桃子,我还认识葡萄”,但你从未真正品尝过它们的滋味。”
所以在这个第三个轮回的本命年来临之时,我决定干票大的,离开体制白手起家,看是否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便是我的第36个故事,这是一个九死一生的故事,这也可能是关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故事,当然,前提是他不被烧死的话。
博主是湖南人吗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