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新西兰科研领域大变革:皇家研究院重组,Callaghan Innovation 关闭

政府宣布了期待已久的科研领域重大改革细节,七个皇家研究院将被合并为三个“公共研究机构”。

此外,政府还将设立一个专注于先进技术的新研究机构,而 Callaghan Innovation 将被解散。 另一个名为 Invest NZ 的新实体也将成立,专注于吸引外国投资。

以下是主要改革措施:

  • 皇家研究院重组: 新西兰的七个皇家研究院 (CRI) 将按研究领域合并为三个新的公共研究机构 (Public Research Organisation, PRO):
    • 生物经济 PRO:包括 AgResearch、Manaaki Whenua – Landcare Research、Plant and Food Research 和 Scion。
    • 地球科学 PRO:包括 Niwa(可能很快会收购 MetService)和 GNS Science。
    • 健康与法医科学 PRO:由 ESR 组成。
  • 设立先进技术 PRO: 新的 PRO 将围绕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和量子等先进技术开展研究、能力建设和商业推广。
  • 解散 Callaghan Innovation: 成立仅十多年的 Callaghan Innovation 将被关闭,其最重要的职能将转移到其他实体。
  • 成立 Invest NZ: 新的 Invest NZ 机构将成为政府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一站式服务”,涵盖各行业和技术领域。
  • 设立科学、创新和技术咨询委员会: 总理首席科学顾问一职(自 7 月以来一直空缺)将被新的咨询委员会取代。



科学、创新和技术部长 Judith Collins 表示,这些改革将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年 12 亿纽币政府科研资金的价值,创建一个“更有活力”的体系,能够“响应优先事项并跟上技术进步”。

然而,新西兰科学家协会联席主席 Lucy Stewart 博士对这些改革表示怀疑,认为它们几乎没有解决研究人员和科学家去年提出的担忧。 她质疑新的结构中环境和社会科学研究将如何定位,以及对“公益”研究的支持和兴趣程度,这些研究更关注社会效益而不是盈利。

鱼语:

从早期的科学与工业研究部 (DSIR),到后来的皇家研究院 (CRI) 和工业研究院(IRL),再到卡拉翰研究院( Callaghan Innovation),新西兰的科研体系一直在不断演变。此次改革,政府强调将提高科研效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但也引发了科研界的担忧, 人们担心这是否是又一次“为了改革而改革”。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科研体制改革必须以尊重科学规律为前提, 避免急功近利和过度行政干预。 新西兰科研的未来将走向何方,值得持续关注。 改革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能否真正激发科研活力,提升国家创新能力,造福社会,而不是仅仅服务于短期经济利益。


附改革时间表:

(原文请参考MBIE网站:https://www.mbie.govt.nz/science-and-technology/science-and-innovation/agencies-policies-and-budget-initiatives/refocusing-the-science-innovation-and-technology-system)

2025 年第一季度

  • 总理科学、创新和技术咨询委员会成员任命。
  • 进一步决定:
    • Invest New Zealand 的职能
    • 重新聚焦新西兰贸易和企业局(NZTE)
    • 关于建立 PRO 的细节
    • 创新职能的转移和 Callaghan Innovation 的撤销。

2025 年第二季度

  • 进一步决定拟议的国家知识产权政策的研究和更广泛的商业化激励措施。
  • 介绍立法以实施改革。

2025 年第三季度

  • 建立对先进技术研究的战略投资,作为建立以先进技术为重点的 PRO 的第一步。

2025 年第四季度

  • 立法通过。

2026 年

  • 立法生效。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鱼语 | 我的创业之旅——首月开篇:十年磨一剑 今朝试锋芒

前言:上周我向朋友们发送了创业以来的第一篇新闻稿,以下附上中文版。

数千政府雇员的集体失业,是壮士断腕的救赎,还是政治博弈的牺牲? | 愚语

新西兰政府宣布公职部门大规模裁员的 消息 ,犹如一枚深水炸弹,在惠灵顿市中心引起轩然大波。数千名公职人员将面临失业的困境,惠灵顿市的经济也笼罩着一片愁云。此次裁员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到底是壮士断腕的救赎之举,还是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NINA WEIL / THE POST 裁员风暴来袭 政府上周宣布的裁员计划主要为卫生部(MoH)、初级产业部(MPI)和商业、创新和就业部(MBIE)等大型部门。其中卫生部计划裁减 188 个职位,占其总劳动力的 25%;初级产业部计划裁员 384 人,占其全员的 9%。其他各部门将再接下来几周内陆续传出裁员的消息,预计失业人数还将进一步上升。 由于政府裁员引起的连锁反应,据储备银行预测,年底失业率还将进一步攀升。 TOM PULLAR-STRECKER / THE POST 反对党怒斥政府漠视民生 反对党工党认为,现任政府为了兑现减税的承诺,不惜大幅裁员,是一种冷酷无情的政治行为。他们指出,公务员并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为国家服务的人,政府应该保障他们的工作权益,而不是将他们当成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工党指出,国家党此前承诺的减税政策需要巨额资金支持,裁员只是节省开支的一种手段。大规模裁员将对公务员队伍的士气造成严重打击,降低工作效率,最终损害的是政府的整体服务能力。惠灵顿选区议员Tamatha Paul批评国家党宁可为富人房东减税,也要坚持裁员。工党领袖Chris Hipkins评价本届政府是自MMP(混合选举制度)实行以来,最不稳定的政府(most unstable)。 Photo: RNZ/Tim Collins 执政党回应:艰难的抉择 国家党则为裁员辩护,称这是控制政府财政支出、优先保障一线服务和减轻民众税负的必要之举。他们认为,公务员队伍近年来规模扩张过快,冗员过多,此次裁员是政府勒紧腰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Photo / Mark Mitchell 人才的隐忧 此次裁员潮给惠灵顿市的居民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许多即将面临失业的公职人员和他们的家属都笼罩在一片迷茫之中。惠灵顿市长担忧裁员将会对该市的经济造成严重影响,许多拥有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的公职人员可能会被迫离开惠灵顿,转投奥克兰或澳大利亚等人才市场更活跃的城市。这不仅会削弱惠灵顿作为新西兰政治中心的人才优势,也会对依赖公务员履职的政府项目带来...

一篇文章看懂新西兰政治体制 | 愚语

惠灵顿,这座城市作为新西兰的首都和政治中心,政府雇员所占的职业比例要远高于其他城市,其中亚裔面孔亦不鲜见。在惠灵顿工作生活的华人朋友们,也或多或少都有在政府工作的朋友。 图: 华灯初上的 惠灵顿海滨(Expedia) 即便如此,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讲清楚在新西兰如何参与政治,做公务员是什么样的体验,议员和部长有什么权利,国会议会立法会有什么区别等。本文试图以这个为引子,简单介绍一下新西兰的政治体制。 新西兰主权的君主与总督 同其他英联邦王国一样,新西兰的国家元首为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但因为国王并不在新西兰,所以由总督代表。总督由总理提名国王任命,但在政治上保持中立,不参与日常治理,更不参与党派纷争。虽然国家立法和重要内阁的任命名义上都需要总督批准,但总督均根据总理的建议行事。所以,君主和总督的象征意义要大于其实际权力。 图:新西兰现任总督Cindy Kiro (RNZ) 三权分立 新西兰是一个三权分立的国家。 所谓”三权”,即把国家的权力划分为制定法律的“立法权”(Legislation) 、依照法律推行政治的“行政权” (Executive)、和对违法行为施加惩罚的“司法权”(Judiciary) 。 所谓“分立”,就是三种国家权力分别由不同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相互制约制衡,以防止权力的滥用。 在新西兰,这分管这三种权力的不同机构则分别叫做政府(Government),议会(Parliament)以及法院 (Court)。 图:三权分立,国家政权架构和权力资源配置的常见方式 新西兰政府 政府部门,也通常被称为行政机构(Executive)或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享有 依照法律推行政治的“行政权” 。 这些部门中有跟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如说税务部门IRD,移民局INZ(MBIE下属部门)还有教育部MoE, 也有一些比较小众不为人知的,例如毛利发展部TPK,特情局SIS,和严重欺诈办公室SFO等。 图:移民局其实为MBIE下属一个部门 (Newsroom) 一般来讲,政府部门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各个 部委 (Department/Ministry),这类部委主要是起草政策文件,例如环境部(Ministry for Enviroment),内政部(Department of Internal Affairs); 另一类是皇家 机构 (Crwo...